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政策的不斷推廣深入,使現代化農機及農機具在包括播種、植保、收獲、整地等農業種植各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應用。對于農機作業的監管,傳統的方式多為農機局工作人員或第三方工作人員實地用鐵棍檢查深度,測量作業面積,導致人工成本高、檢查不能面面俱到,檢查起到的效果一般。因此運用科技手段,實時監測深度、系統自動計算作業面積作為人工質檢的必要補充是非常必要的。
農機作業監測系統,由遼寧郵電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聯合遼寧省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共同研發,綜合物聯網技術、傳感器技術、圖像識別技術、遙感技術、衛星定位技術以及無線通訊技術,采取軟硬件結合的產品設計概念,通過安裝在農機上的作業監測設備,進行作業數據的采集和傳送,實現農機作業狀態和作業數據準確監測,為農機作業監管提供了量化依據,提升了農機作業管理信息化水平。
農機作業監測系統由安裝在機車上的物聯網設備以及部署在云端的農機作業監測平臺構成,準確監管作業的狀態與深度,準確計算作業面積。系統根據用戶需要提供pc電腦端、手機APP兩種訪問方式。
物聯網數據終端設備主要包含監測系統主機、數據采集傳感器、攝像頭等。系統主機采用工業級硬件設計,可以滿足多種環境惡劣的農機作業監測場景的需要。融合物聯網、衛星定位、空間遙感等多種先進技術,功能強大。
l 主機支持全球定位系統(GPS)以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實現實時跟蹤農機的位置,隨時了解農機的狀態;
l 主機可以適應全網2G/3G/4G數據通信需要,可以保證不同地區的數據傳送需求;
l 主機內置大容量數據存儲卡,采用數據本地保存與服務器存儲并行的方式,保證數據完整性和安全性,本機存儲作業數據可達5年以上;
l 主機采用指示燈和語音報警等提示方式,保證用戶作業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及時發現處理,文字信息可直接顯示在顯示器上,并轉化為語音進行播報;
l 主機采用硬件兼容的設計模式,可以通過不同的安裝方式及內置程序,以同一套物聯網終端設備,對不同的農機作業模式進行監測。
農機作業監測系統主機:
系統采用三個數據采集傳感器的組合,以適應農機作業監測的各種類型。
l 傳感器支持設備自檢,在連接斷開時,自動判斷報警信息并將信息發送到平臺;
l 傳感器外殼采用防撞、加固、防水防塵設計,以適應相對惡劣的使用環境;
l 傳感器采用機具識別、防改裝、防拆等先進的功能設計,杜絕了私自拆改情況的發生。
數據采集傳感器:
攝像頭支持紅外夜視、圖像識別,所有設備采用三防設計,防水防潮,適應多種作業類型監測需要。
攝像頭:
系統可以應用在播種、植保、收獲、整地等各個方面,比如免耕播種、插秧、農藥噴灑、玉米收割、馬鈴薯收獲、秸稈打捆、秸稈粉碎還田、深松整地、水田整地等多種農機作業模式的監測。
? 安裝便捷,維護簡單
硬件模塊安裝后,安裝人員只需要在手機端簡單配置即可實現在該設備注冊和數據通信配置,用戶只需按以往常規方式進行作業,無需改變作業方式。
? 多種應用技術相結合
系統采用物聯網、衛星定位、RFID技術、空間圖像遙感測控技術和深松機具狀態監測傳感技術等實現對作業面積和深度的精準監測。
? 獨特的面積算法
在作業過程中實時計算機車行進距離,采用多重面積算法相結合,計算得出高精度的作業面積,并可以有效處理重疊作業區域面積以及漏耕作業面積。
農機作業監測平臺面向農機管理部門、合作社和農機大戶使用,支持數據接收、數據處理、數據存儲和報表輸出/打印,主要功能包括農機作業地圖、農機作業管理、作業數據統計和歷史數據查詢。
l 農機作業地圖實現農機實時監控、行駛軌跡回放和農機地圖操作, 查看當前車輛的信息,作業類型,作業里程、行駛里程以及作業時間等, 區分車輛行駛軌跡和作業軌跡,便于準確掌握車輛的實際作業狀況。
l 農機作業管理實現作業統計分析和作業質量分析。
l 提供多樣化報表,分析、調整和管理作業,促進農機作業智能化和精細化,作業數據統計實現報表輸出和打印,包括按市、縣、鎮、合作社導出當季農機作業數據,按農機單位導出單日作業數據。
l 大數據分析:將農機作業信息、農業地理信息、氣候土壤信息、智能農機決策支持信息相結合,實現對農業大數據的集中化管理和應用,為農業生產提供決策支持。
手機APP面向所有相關人員使用,尤其是農機使用者,實現農機作業實時和歷史的查詢。
遼寧郵電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嵌入式系統、物聯網系統、智能設備等電子信息產品研發、銷售、服務的高科技企業,致力于為物聯網行業應用提供實際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公司在物聯網領域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現有農機作業監測系統、智慧大棚系統、土壤墑情監測、農產品電商系統、電磁環境監測系統、智能家居系統等多個產品。